- 地址:
- 海南省海口市
- 邮箱:
- admin@youweb.com
- 电话:
- 0898-08980898
- 传真:
- 1234-0000-5678
本題已收入知乎圓桌 ? 經濟數據面面觀,更多「經濟數據」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新加坡和香港同為亞洲四小龍中的華人城市經濟體。2002年,新加坡的GDP是905.8億美元,香港的則是1663億美元,新加坡當時僅相當於香港的一半多一點(54%)。但到了2012年,新加坡的GDP達到2747億美元,而香港為2633億美元。若按人均來看,反差更是強烈,因為香港人口比新加坡多了近四成(新加坡人口500萬多一點,香港則超過700萬)。請問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謝邀。
樓上幾位都說得很好了,但我覺得這個問題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新元對美元的匯率變化。我們說新加坡GDP超過香港,實際指的是用美元衡量的名義GDP,新加坡大於香港。新加坡政府過去二十年著力發展金融服務業,維持低利率;並且作為小國家,為國家政局穩定考慮,努力打壓通脹,推動本幣升值。而香港實行聯繫匯率制度,美元兌港幣匯率被官方鎖定在1:7.8。從下圖看以看出,從2004年到現在十年間,新加坡元SGD兌美元USD大約升值了30%。(data source: Yahoo! Finance)
下圖則是美元對新元的20年匯率變化圖。從圖上看,SGD USD和匯率就更dramatic了,20年間大起大落。(因為是美元兌新元,所以曲線是向下走的,意味著美元在貶值。其中左邊那個U型的右半邊,亞洲金融危機,新元曾大幅貶值。)但總體趨勢上,自2000年以來,新元是堅挺、穩健升值的。(data source: ForecastChart)
SGD to USD Currency Exchange Rate - 20 Year Graph
(US Dollars in Singapore Dollars)
這種匯率上的變化會帶來個怎樣的結果呢?那就是新加坡名義GDP兌換為美元後,快速增長。
什麼是名義GDP呢?名義GDP就是一國在一定時期(通常是一年)內所有生產的產品和服務,用當前的價格水平來衡量的總和。比如,我今年成立一家房地產公司,投資宇宙中心五道口房地產,房價1,000,000每平。我修10,000平米,全賣掉了。那我就為中國的GDP貢獻了一百億人民幣。第二年我繼續搞開發,結果由於清華大學影響力碩大,房價已經漲到了2,000,000每平,我同樣再修10,000平米來賣,但我為GDP做的貢獻就漲到了兩百億元。但實際GDP就不同。Real GDP,我們在衡量的時候要刨開價格變化的因素。經濟學裡面有許多專門的方法用來衡量價格水平的變化,比如CPI,GDP deflator等。但簡而言之,就是不管你房價漲到多少,我同樣修10,000平米的房子,對GDP的增加是一樣的。
這就為我們討論新加坡和香港GDP問題提供了一個思路。下圖是新加坡和香港兩地的名義GDP對比圖。從圖上看,新加坡GDP在經歷兩千年初期的短暫調整後,從2004年增速快過香港,並終於在2012年超過了香港。(data source: World Bank)
但拋開本幣升值所帶來的紅利,新加坡和香港實際GDP水平又怎樣呢?下圖是同一時期,新加坡和香港real GDP的比較圖。我們可以看到,其實香港實際GDP一直都大幅領先新加坡——2000年是,2004年是,現在也是。而且這個差距一直比較穩定,看不出有快速縮小的趨勢。這也和香港與新加坡的人口差距有關。(data source: World Bank)
新加坡和香港都是亞洲的領先地區。發達的經濟,高質量的教育,和充分的法治都是她們競爭力的核心。並且,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這種領先還將繼續持續下去,大部分亞洲國家望塵莫及。
————隔24小時來更新—————
首先,我們來看二者的相似之處:
1.都是微型城市經濟體,都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被用作貿易港口,本地製造業非常少。香港主要是作為對中國大陸以及世界其他地區的貿易轉換站,而新加坡主要是對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
2. 戰後,二者都開始發展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內製造業。起初,他們的製造業以紡織業、服裝、電子為主,1980年以後側重發展金融業。
3. 從政治經濟學角度看,戰後二者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當地強力且有效的政府管理。
4. 來自中國大陸——特別是中國南方——的移民很多。
不同點,我們主要從 ①勞動力素質 ②生產要素積累 ③工業轉型 三方面來說。
1.勞動力素質以及二者的簡明發展史。
戰後初期,香港民眾的受教育水平比新加坡要高出很多。
這主要是因為戰後有大量受過良好教育的大陸移民湧入香港,使香港的人口數從1945年的60w激增到1950年的224w。
同時,在這些移民中,有一小部分是來自上海的資本家,早年在日本投資開設工廠。他們的到來,不僅給香港帶來了大量資本(真金白銀),更是把日本的先進技術、甚至高級技術工人都一併引入了香港。這些優渥的條件,使香港成為戰後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
放個教育對比圖,一目了然是不是~
之後,香港政府實行放任自由的經濟政策。如此,大量的移民湧入,導致香港的住房問題日益尖銳,房產業異軍突起。但蓋房速度終究不及人口激增程度,導致住房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雖然在後期,香港政府終於實行了一系列公屋政策和住宅建設體系(1954年),但總體上看,政府對經濟的發展是很少干預的。
另一方面,由於香港任何未經開發的土地都歸香港政府所有。本來,政府可以通過賣地增加財政收入並緩解「地荒」的局面,但香港政府卻遲遲未動手。香港本來就地少人多,其中一部分土地又要建造住房,這就嚴重限制了香港工業產業規模的擴大化。(人民日益增長的發展經濟的要求與政府限地政策的矛盾)
反觀新加坡,戰後的新加坡政府通過增加所得稅的方式增加財政收入,並積極投入到經濟建設中去。1950-1960年,新加坡經濟陷入停滯期。曾經的經濟支柱——對外經濟貿易——對GDP的貢獻日益下降。原因有二:馬來國內的一系列動亂(之前說了新加坡的主要貿易對象就是馬來)殃及新加坡的對外貿易;新加坡國內的抗英活動引起的社會動蕩對此亦有貢獻。
在這之後,新加坡政府開始謀求刺激經濟的方法,包括消除貿易壁壘、吸引外資等。但是這些措施並沒有取得預期效果。同時,60年代新加坡與馬來印尼的交惡使得對外貿易每況愈下。70年代英國人的撤軍更是雪上加霜——原來在軍事基地工作的人(約佔新加坡總勞動人口數的16%)現在全部失業,由此所損失的GDP約在13%-20%。
國內經濟如此凋敝,新加坡政府決定換個思路搞一搞。1968年,新加坡發展銀行(The Development Bank of Singapore)決定擴大財政承諾(包括擴大債務、股權投資等),由政府直接投資於電機和石油工業,之後又先後頒布了發展國有企業等一系列刺激經濟的措施,並繼續吸引外國投資。同時,用」居者有其屋「的計劃解決住房問題。新加坡的經濟終於開始有點起色了。
2. 生產要素的積累的重要性
這一點主要是對新加坡來說的。新加坡政府自1960s後強制居民儲蓄,並靠吸引大量外資以累積資本。這一舉措大獲成功,有數據表明,投資對其GDP的貢獻從60年代的9%上升到80年代的43%。
而香港同時期實行的是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投資佔GDP的份額一直在20%左右徘徊。事實上,香港在早期發展的時候很少利用銀行借貸或外部投資,都是用自家的儲蓄來開辦公司建立工廠。
3.工業轉型階段
雖然二者在戰後都以製造業發家,但新加坡政府目標明確地扶植製造業,並通過設立發展計劃(類似中國建國初期的五年計劃),號召大家鼓足幹勁、力爭上遊,促使工業結構快速轉型,並最終趕超香港的製造業。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了:明晰的工業計劃往往會取得喜人的效果。
總結一下,新加坡後來居上趕超香港的主要原因是有一個「很作為」的政府:政府積极參与經濟建設,直接投資;大量吸引外資以累積資本;明確的工業計劃促進工業轉型;同時很好的解決了人口住房問題。
放個大殺器:70年代到90年代不同生產要素對香港、新加坡的GDP貢獻:
————————
參考文獻:
1. Chiu S W, Ho K C, Lui T L. City-states in the global economy: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in Hong Kong and Singapore[M].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97.
2. Young A. A tale of two cities: factor accumulation and technical change in Hong Kong and Singapore[M]//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 1992, Volume 7. MIT press, 1992: 13-64.
3. Dawson S M. Secondary stock market performance of initial public offers, Hong Kong, Singapore and Malaysia: 1978–1984[J].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ccounting, 1987, 14(1): 65-76.
4. 馮邦彥. 香港與新加坡產業結構及經濟政策的比較研究[J]. 學術研究, 2001, 7: 42-45.
以上。
————————
特別要感謝 @李奇。真的,你說過你為了回答問題而跑去買書。Well, I"m on the half way啦。【2014年3月21日更新:有答案說新加坡有」無與倫比的區位優勢「,這點雖然誇大倒也難以否認。不過新加坡有地理位置的優勢,香港和上海難道沒有?事實上,直到2004年,香港集裝箱吞吐量還在新加坡之上,而上海在2010年就追上新加坡,從那時候起就一直是世界集裝箱吞吐量第一大港口。話說回來,有名的大港口,哪個沒有地理位置優勢的?
再一點我要指出的是,港口/中轉業務確實是新加坡的支柱產業之一,不過也沒有那麼重要。2011年6月,新加坡就業人口199.89萬,而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的從業人員才19.2萬人,不到就業人口的10%,這可不僅僅是港口業務,還包括公共交通,航空運輸和郵寄包裹。相比之下,製造業有近15%,29.24萬人;批發零售業超過15%,30.05萬人;公共服務和教育也超過13%,26.63萬人。
此次更新,數據來源:Singapore
Year book of Manpower Statistics, 2012】
從1980年到2009年,新加坡的GDP總量一直不如香港,這主要原因是在人口數量上新加坡比香港要少的多。平均起來,從1980年到2011年香港的人口是新加坡的1.72倍。但是這個比率從1980年的2倍,跌到2011年的1.34倍,說明新加坡的人口增長速度超過了香港。從2004年到2009年,新加坡的移民政策相對寬鬆,引進了大量外來人才。這期間獲得新加坡永久居民的人數接近35萬人,年均近6萬;獲得新加坡公民的人數超過9萬,年均超過1.5萬人。這群人多數年富力強,平均學歷高,平均收入高,對新加坡的GDP總量增加貢獻不小。此段時間內新加坡人口增長61萬(其中大部分增長來自永久居民和公民的增加,質量也有保障),而香港在同時期只增長了20萬。若從2001年開始算,到2011年止,新加坡人口從417.6萬增長到531.2萬,增長116.4萬。而同期香港人口從673萬漲到711.2萬,僅增長38.2萬,而且據資料顯示,這其中大部分還是婦女和兒童。
若是算人均GDP的話,新加坡在1983年,1984年,1985年,1995年,1996年均超出香港,然後從2004年開始,再次追上香港並保持至今,並有持續拉大的趨勢。80年代初的超越,主要原因在於樟宜機場在1981年的建成,以及電子產業的興起。但在1985年新加坡遭遇了一次衰退,此次增長勢頭遭到遏制。而1995和1996年的超越(其實兩者的數據都非常接近),原因大概是很多香港居民和投資者對大陸在1997年收回香港的憂慮所造成的。然後97年亞洲金融危機來襲,新加坡和香港均受到波及。從GDP的下降程度看,新加坡受到的衝擊更嚴重。此後的好幾年兩地的人均GDP都沒什麼增長。從2004年開始,兩地的人均GDP都有所增長,但新加坡明顯要快很多。若以2004年為基準,新加坡2009年人均GDP是2004年的1.41倍,2010年是1.69倍,2011年是1.89倍。而香港同時期的三個數字是1.23,1.30和1.41。可見新加坡人均GDP的增長速度是遠遠超過香港的。這很大程度上估計是拜新加坡房地產價格和成交量節節攀升所賜。另據維基百科的資料,新加坡的金融服務業從業人數,在2001年為32萬人,2010年是近60萬。而香港在相同時間內,只增加了18%至65萬。顯示新加坡在這香港一向佔優的金融服務業的規模上,與香港的差距大大縮小。
簡單地來說,新加坡GDP追上香港,主要原因是新加坡最近10年的人口增長速度比香港快很多,人均GDP的增長也比香港高很多。新加坡的產業結構比香港合理,引進高端人才的力度比香港強很多,在加上經濟政策明確有力,本地居民基本生活保障也好得多。只要沒什麼大失誤或全球性金融危機,經濟層面上(包括人均和總量),我認為新加坡將在接下來的相當長時間內領先香港。
【以上有關總人口,GDP,人均GDP的源數據來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其中GDP和人均GDP計算前的單位是美元。】
我覺得新加坡過去十年之所以能飛速發展,最重要的原因正是成功的人才引進政策和外勞政策。
新加坡2012年就業人數約為335萬8,100人,其中外籍工作者 約有126萬8,300人,約占總體就業人口的38%。新加坡政府的人力政策係鼓勵海外優秀人才到新加坡工作,並藉由獎勵措施提升企業之生產力。新加坡企業於2013年9月前所僱用海外之人才(含P1, P2及PEP之就業准證持有者),其相關支應之費用(如仲介費、雇員及其家屬之搬遷費等)可適用「招募海外人才進一步稅務扣抵計畫(Further Tax Deduction for Overseas Talent Recruitment Scheme)」,以增加僱主聘用海外優秀人才的誘因,同時透過稅制,減少企業對低度技能之外籍勞工的依賴。
關於高技術人才引進政策:新加坡政府不遺餘力吸引優秀的外籍專業人士成為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以下是幾項深具吸引力的政策:
一、提供外籍專業人士稅賦優惠及親屬安置
新加坡政府優惠外籍專業人士無須繳交外勞僱用稅(藍領外勞須繳交),但必須提撥公積金。另外,白領外勞可為配偶及未足21歲的子女申請依親許可證(Dependency Pass, DP)。而持有P許可證之外籍專業人士可為其父母或配偶父母申請長期探訪許可證。另外,外籍專業人士亦可申請成為永久居民,享有與當地居民類似的權利。
二、個人化就業許可證
於2007年1月,由新加坡人力資源部推出新的「個人化就業許可證」(Personalized Employment Pass, PEP),使就業許可證更具靈活性。其就業許可證最大特點在於它與僱主無關,因此該外籍專業人士就算被開除或離職,皆無需立即離境,並且可享有在新加坡重新尋找工作之6個月的緩衝期。
三、聯繫新加坡(Contact Singapore)吸引外籍學生
若海外留學生願意「簽約」畢業後留星工作3年,新加坡政府便代支付其全額學費(約每年8.7萬港元),新加坡大學的國際生比例達18%。
四、放寬外籍專業人士移居新加坡政策
新加坡政府為了鼓勵外籍專業人士移居新加坡成為公民提出深具吸引力之政策,重點如下:
1.為了鼓勵結婚生育,政府提供新婚夫婦購屋的房屋津貼、政府國宅的優先認購等,並且提供工作婦女長達4-6個月的育嬰假,由政府和企業主共同承擔。
2.提供優秀的新加坡公民各種教育計畫 (Edusave Scheme),包括學術與非學術的教育與訓練。
3.提供第一次購買的新加坡國宅的公民優厚的政府補貼。
4.成為新加坡公民後可以更加自由享有公積金的使用方式,包括醫療用途、購屋、購買國家經濟建設股份(Economic Restructuring Shares)和新加坡新發展股份 (New Singapore Shares)等。
5.提供完善且多元的醫療保險制度給新加坡公民,目的讓國人在健康上受到保障,但也有自主選擇的空間。
低技術勞工政策:
新加坡雖是移民國家,卻只吸納高技術人次(專才),外傭期滿後需離國重新續証,永不能獲居留權。截至2012年底,共有88.5萬名低技術外勞,佔總勞動人口28%。新加坡現行的外籍勞動力政策根據其薪水的高低和教育水準等資格將外籍工作人員分為不同的准證組別,其中就業准證一般是發給月薪在3000新元(2419美元)以上的專業人士,並有學歷等其他一些要求。中等技術水準的工人一般是拿S准證,而更低技術要求的勞工一般拿工作許可證。
星政府本意,正是「提升」本地人,讓他們去從事高技術、高薪工作,低技術工作空缺則由外勞來填補!去年1月星政府發表人口白皮書,指目標要在2030年,讓三分之二的新加坡人從事專業人員、經理、執行人員或技師工作,高於現時的約50%;至於低技術工作則引入外勞來做,讓經濟保持活力。
再看看香港這邊
1.香港的勞動人口比例大大低於新加坡,勞動人口總數差不多(350萬左右)但是人口卻比新加坡多大概200萬,自然人均GDP就低於新加坡。
2.低技術工人嚴重缺乏,以本人就職的建築業為例,7年間,建築成本由每平方尺1000元左右(每平米1萬港幣)飆升到每平方尺5000左右(5萬港幣),除了建築成本上升意外,人才缺乏,勞工缺乏才是最大的問題,一個扎鐵工人日薪2000都很難請到,無疑讓香港的建築成本大為上升。
3.人才引進計劃欠缺吸引力,沒有新加坡政府的貼心及完善。
資料來源:
星洲輸入外勞 對港有何啟示?
勞動力告急 借鏡星洲怎補給?
各國及地區勞工移民政策對比
政經多面體:新加坡GDP跑贏香港的原因
=======2016-11-06的補充========
事實上,從2016年回頭看,匯率真的真的是一個很大的因素。新幣對港幣(美元)的匯率從2014年的高位跌落以後一直沒有漲回去,目前維持在5.6左右。
這樣一來,以美元計價的GDP在2015年只有2930億,被香港反超(3100億)。
此外,最近還想到了另一個關於人均GDP的角度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新加坡的人均GDP從數據上看比香港高很多,在2015年達到了US$ 51,855,而香港只有US$ 36,117,新加坡高了43.5%。
這個40%以上的差距其實是非常巨大的。以我現在居住的英國為例,和英國的面積人口相近且GDP相差40%的國家是西班牙(其實只有37%,還不到40%)。只要在這兩個國家生活過的人都知道,英國和西班牙的差距是全方位的。一個最直觀的概念是勞工市場。英國集中了大量的歐洲企業總部,高階職位需求很大,把平均收入拉得很高,一個有經驗的軟體工程師很容易就在倫敦找到6-7萬英鎊的工作,即使在曼徹斯特這樣的二線城市5萬英鎊的工作也是大把。 而馬德里或者巴塞羅那不但職位少,即使有的話能出到4萬歐的都算是鳳毛麟角了。有許多西班牙人即使很不喜歡英國,也願意來英國打工,這就是40%的差距帶來的結果。
而香港新加坡則完全沒有這種達到40%級別的差距。首先兩地都集中了大量的企業總部。不同的是香港主要集中在金融、物流、地產和貿易,而新加坡則是互聯網、金融、物流、能源,行業和來源地都並不完全重合。從個人感覺來看(在銀行做碼農)還是香港的勞工市場更活躍一些,有不少調去新加坡的朋友們也都驗證了這一點。
從工資上來看,新加坡也並沒有相對香港更有吸引力,前幾年當時由於新幣的強勢有很多新加坡的獵頭來香港挖人,但是即使2013/14年的時候,獵頭們的報價也往往只是和香港持平。我的朋友裡面去新加坡發展的,多半也是因為空氣、住房或者伴侶的關係,很少有人因為錢而走的。
那麼,這個43.5%的人均GDP差距怎麼解釋呢? 難道在收入都差不多的情況下一個新加坡人的產出要多那麼多?這個結論既不政治正確也不符合直觀感受(和新加坡人工作過的知友們應該有體會)。
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一直被遺漏了。就是兩地的人口結構是不一樣。從表面上看香港的人口比新加坡多了將近180萬(730萬 vs 554萬)。但是由於香港的人口擴張主要在六七十年代為主,比新加坡早了好幾十年,這導致年輕人的比例沒有新加坡高。2014年來看整個香港的平均年齡(45歲)比新加坡多了近5年(40歲)。同時,新加坡有大量並沒有入籍,只是通過工作留下來的永久居民(554萬人口中只有337萬是入籍了的),這些人的父母家人可能在馬來西亞,可能在中國大陸,但不管怎麼樣都是不算在分母里的。
這麼一來,新加坡的僱員占人口比例比例就遠遠超過香港。最新的數據顯示,新加坡的僱員數量達到了365.6萬,達到了總人口比例的66%,這個比例也比全世界絕大多數地方要高。而香港則只有381.3萬,只有52%,在發達國家中比較正常。
考慮了僱員比例的因素以後,單位僱員的GDP產出兩地其實非常接近,新加坡是8萬美刀,香港是8萬1美刀,符合了常年來往兩地的工作生活的總體印象。
註:香港的失業率(3.4%)要稍微高一些,但不影響這個結論。
數據來源:
Singapore | Economic Indicators
Hong Kong | Economic Indicators
Demographics of Hong Kong
Demographics of Singapore
=======我是原答案========
樓主問的是新加坡為何能10年內GDP趕超香港,難不成馬六甲海峽是過去10年才有的?按這個理論不是早超了么?
這個問題更準確地說應該是:
這十年到底哪些外部或者內部因素髮生了變化,才能讓新加坡的GDP超過了香港?
找出這個變化才是關鍵。
其次,在分析為什麼之前先看看是不是。
從下面這個表可以開出,除去匯率和人口因素以後用本國貨幣計算的人均GDP差距並不大。10年下來新加坡增長了70%,香港增加了50%。這個差距估計比國內上海天津之間的差距更小。(數字都是隨便找的,具體可能有出入,大方向不會錯)
新幣和美元的匯率變化屬於另一個問題了,很多時候匯率和經濟發展並不是直接掛鉤的,建議樓主另開話題討論匯率問題。
一樓說得很對,新加坡的人口增長遠快於香港,這是新加坡經濟總量迅速趕上並超過香港的重要原因。另外,新加坡保持了強大的石化、電子等第二產業,這些也是新加坡刷GDP的利器。
那麼,為什麼新加坡的人口能高速增長,而香港則不能?為什麼新加坡能有龐大的工業園,而香港則沒有呢?
一大原因就是新加坡持續不斷的填海工程。
新加坡建國時,國土面積是580平方公里,而現在增長到了710平方公里,並將在2030年達到760平方公里,人口也將達到700萬,和目前的香港持平。
全球第三大石化中心和重要的電子工業園——新加坡裕廊島,就是填海生成的人工島。新加坡新機場、賭場等也是如此。
新加坡持續不斷的填海,使得它能不斷的容納新增人口和新增產業,在服務業發達的同時,也是全球重要的石化、電子、海洋工業中心。
香港曾經也以填海著稱,在港英時期,填海填出了沙田、屯門、荃灣等新市鎮,容納了大量新增人口,還填出了新機場,以及維港的大量高樓大廈。下圖是香港填海地圖,基本都是港英時期的作品。
香港回歸後,民粹、環保勢力大漲,香港的填海計劃被一個個的遊行示威給幹掉,乃至最近的新界東北開發計劃也是阻力重重。
說白了,李家坡敢於大面積填海,容納新人口和大工業,而香港在回歸後,無法繼續進行填海,無法繼續製造新市鎮和產業園。這成為如今新加坡和香港經濟發展差別的重要原因
話說回來,新加坡式的大規模填海+高速經濟/人口增長 vs 香港式的停止填海保護環境+低速經濟/人口增長,到底哪個是對的,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原因有很多, 我認為最根本的是因為兩地對自身定位的差別。
新加坡地處馬六甲海峽咽喉,從一開始就定位自己為東西方的橋樑,亞太區的中心。除了輻射中日韓外,還要兼顧東南亞這些欠發達地區,如此龐大的市場給予新加坡各個產業相當好的生存空間。以我熟悉的海工、造船、配套裝備行業為例,到目前為止新加坡還能處於亞太區領先的地位。
而香港除了中國外,對其他國家輻射能力有限, 加上香港奉行小政府大市場,缺乏對整體經濟的長遠規劃和統籌,市場的逐利性加速了傳統行業的萎縮,只剩下金融,地產,旅遊三大支柱。最近幾年香港政府一直提出要發展創意,IT等新興行業,可現在的大學生根本不屑學這些專業,要談發展談何容易。
說到人才的培養,也有部分原因來自於兩地生活成本的差異,新加坡的保障性住房讓年輕人不需太過在意住房壓力,而香港畸形的房價讓年輕人只能選擇高收入行業而放棄興趣愛好,也更加不敢嘗試創業。
我記得謝國忠除了被趕出大摩的郵件門裡的觀點之外,同一時期還在另外一個地方說到過新加坡GDP是如何增長的:如果人均GDP難以增長,那麼可以增加人口總量。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新加坡的人口大約是365萬。
2016年粗略估計,新加坡人口為570萬。
兩個數字都包括外勞。
另一方面,新加坡是全球出生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平均每對夫婦生育1.2個孩子。(全球最低的是澳門,新加坡,南朝鮮,香港)。新加坡的人口增長基本都來源於外來移民和外勞。
全世界所有國家中,在人口遷徙方面最自由主義的,大概只有新加坡了。
即使在1997年,新加坡的人口當中已經有一部分是新移民了,而且新加坡本地居民外流的速度並不比香港1997年前差。
從97年到現在,新加坡本地人口在快速老齡化,而新增加的外來人口主要是青壯年勞動力。可以說,新加坡超過半數以上的工作人口,都是外國人或者新移民。
新加坡的GDP就是這麼增長的。但也只有PAP領導下的"新加坡公司"敢這麼干。居然沒有多少人提到新加坡的高科技產業,新加坡的高科技產業在全世界都是排的上名次的,僅僅這一點就甩出香港十條街。作為擁有世界前100排名大學最多的亞洲地區,香港可有一個讓人記得起名字的高科技企業么?
新加坡呢?新加坡有世界排名第三的特許半導體(現在合併到了globalfoundry),有代工業僅次於富士康的偉創力,有著世界第三大石化基地,有世界第二大的海洋工程設備製造業。轉一篇文章,補充一下還未出現的觀點
香港落後新加坡的真正原因
thestandnews.com 的頁面
早前,《南華早報》專欄作家Philip Bowring發表了一篇文章,指「新加坡不是香港的好榜樣」。文章開頭這樣說:「最近許多文章都主張香港應該在經濟、政治、社會等各方面向新加坡學習,當中不乏謬論,應當及時撥亂反正。」文章嘗試釐清,香港輿論對新加坡模式的各種一知半解 ── 例如對新加坡的房屋政策、國民儲蓄狀況、經濟增長速度與「即用即棄的廉價勞工」的關係、收入不均程度與香港不相伯仲、國民總收入比國內生產總值低、與香港相反等方面的認識不足,以致不了解其實「香港能從新加坡身上學到的少之又少」。
我一直很喜歡讀這種題材的文章,過去一兩年,也寫了好些主題相類的文章,考察的重點主要有兩個:第一,新加坡模式有何弱點、香港有何長處、為何比較之時港人不宜妄自菲薄;第二,本地媒體的星港比較如何粗疏。
被港媒「刻意」忽略的獅城社會面向
新加坡模式的一大缺憾,是政府崇尚精英主義,認為一般民眾皆愚昧,自由開放對國家發展無益,因此不時利用國際環境險惡、國家版圖細小資源匱乏等恐懼因素,「遊說」民眾接受威權管治、正當化對各種社會自由的規限。在這種國家治理氛圍下,怯於冒險與害怕失敗(kiasu)逐漸變成國民性格的一部份。
雖然亞洲金融風暴之後,新加坡政府意識到知識經濟下社會創意文化的重要性,在2000年發表報告,提出「讓國民具備冒險、求真與創新精神,對生活充滿激情」的創意城市願景。不過,有新加坡學者曾質疑沒有新的政治氛圍,新的社會是否能夠破繭而出(New 「society」 without new 「politics」)。直到2012年,MIT Technology Review仍然報導,儘管新加坡專利申請愈來愈多,那都不是本地公司的創意成果。商界領袖甚至開始公開懷疑,家長式管治是否真的容許創意存在。
港媒經常吹捧、主張香港學習新加坡模式,多隻著眼於其施政速度,對此Philip的南華早報文章有這麽一段: 「任何人只要對言論和集會自由稍有關注、並希望政府不干涉個人事務和私營業務,自然就會清楚新加坡獨裁統治的缺點所在。獅城所欠缺的,正是香港一直以來的重要基石」。的確,香港與新加坡行的是兩套風格頗為不同的模式,前者傾向強社會弱政府,後者相反。港媒如此吹捧新加坡模式,常有伺機抨擊社會自由引致內耗、拖慢經濟的意圖。不過這種說法難經考驗,原因是無法解釋為何在政治紛擾的2011與2012年,香港於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的世界競爭力排名中,仍能連續兩年蟬聯全球第一、高於新加坡;又或是在2012年七月著名商學院INSEAD所公布的全球創新指數中,香港位列亞洲第一、同樣在新加坡之上。
但這是否真的代表香港能從新加坡身上學到的「少之又少」、將來仍能與之平分秋息?觀乎此時此刻香港的發展,我對此頗有懷疑;香港刻下彷如黃昏,新加坡卻如日方中。一個港媒經常有意無意忽略的重要分野,是新加坡為一個擁有主權的獨立國家,而香港只是一國之中、權力不斷被收緊的特區。
「一國兩制」對香港發展的局限
這個分野所以重要,是因為新加坡貴為一國,情況有別於香港充滿灰色地帶的一國兩制,政治矛盾少了「主權政府 — 地方政府」這一環,權力界限遠較香港清晰與廣闊,因此政策制訂比香港更易立根本土,行動力也更高。另外,因為擁有自己的主權,新加坡更可無拘無束地擁抱世界與「外國勢力」,成為貨真價實的「亞洲國際都會」,李光耀六月才在《福布斯》發文,公開贊同美國制衡中國的「亞洲再平衡策略」。同時亦因為要面對一定程度的「主權在民」、選舉壓力,政府不能不緊貼在地民眾聲音。總理李顯龍不只在選舉期才與民眾「擔櫈仔傾計」,6月時排隊買炸雞翼就令中國網民異常羨慕。
國家以少講意識形態的實用主義(pragmatism) 、用人唯賢(meritocracy) 、廉潔(honesty)作為施政核心教條。在國人不滿聲中,新加坡政府開始收緊外來人口準則,政策轉而強調新加坡人優先。為團結國人,政府主動推動Singapore Memory Project,強化國人的集體回憶與本土身份認同。政府重視保留熟食中心(hawker center),既不讓食物連銷店專斷、提供社會流動的機會,更開設小販學徒計劃,令老字號小店技藝得到承傳。縱使去年政府的人口白皮書飽受抨擊,但白皮書也有特地開了一個章節,講述政府如何在人口增加的情況下預留綠色休憩地帶,確保本地人生活質素不受影響。政府設有Contact Singapore,積極在海外招攬新加坡本土人才迴流貢獻。重視國家食物與食水供應自足、減低對外來資源的依賴,是政府的重點關心議題之一。新加坡政府遠較香港容易徵用軍事用地推行新的城市發展項目,在民意壓力下,近來也收回哥爾夫球場作發展之用。
縱然港人仍會嘲笑新加坡自由欠奉(近例是獅城國家圖書館沒有像香港那樣頂住保守民眾壓力,堅持不讓兒童圖書部內容涉及同性戀的書下架),但趨勢是新加坡民眾的問政力量愈來愈大,不再溫馴。最近被指控誹謗的博客,成功在四天內籌得超過七萬坡幣,與總理李顯龍打官司。在社會愈重批判的氛圍下,新加坡的自身文化也悄然發展起來。2013年新加坡年輕導演陳哲藝的《爸媽不在家》,羸得了第50屆台灣金馬獎的最佳劇情片、最佳新導演、最佳原著劇本和最佳女配角四個獎項,令新加坡電影在華語影壇的地位得以提升。
這些新加坡能作的事,在香港卻日漸成為政治忌諱。香港因愈來愈政治正確地只向北望,開始與新加坡分道揚鑣,由昔日同為面向四面八方的海洋城市,變成今天愈加內向的「內陸城市」。談「次主權」、「自治」、「本土」、「香港人優先」,通通被視為政治不正確。香港境外辦事處不見得會與Contact Singapore 一 樣積極,聯絡海外本港人才回港效力。海水化澹、減少對東江水的依賴遲遲未能成事;新界東北爭議中,鮮見政府議及香港食物供應自主的一環。政府施政表現,愈來愈難以令人相信,特區政府以本地民生福祉為依歸,可以與獅城政府相提並論 ── 香港人口政府不提上限,連是否需要開發郊野公園,高級官員也各說各法,人口政策諮詢文件中絲毫不見政府會如何確保本地人原來生活質素不受人口增加影響;官塘重建,政府在民眾不滿聲中急著拆毀小商戶數十載的心血,拆毀一切之後,地皮卻流標,過程之中完全不見官員應有的嚴謹規劃態度;領匯當道之下,小店愈來愈難以容身,小販愈被邊緣化。政府公職的人選考慮,愈來愈傾向務虛地以「愛國愛黨」準則、政治派系立場先行,而非務實地唯才是用,海洋公園主席盛智文「被卸任」是最新桉例。
不少人曾經相信香港勝在有ICAC,但歷經湯顯明事件、亞洲週刊去年傳出北京不滿廉署「太獨立」要清理的消息之後,此情難再。香港文化產業的經濟貢獻與旅遊業相若,且電視業為電影業提供人材孵化場,加以發展實為美事,香港電視卻因神秘的「一籃子因素」而不獲發牌,公開表態不認同政府發牌決定的顧問其後更遭解僱。因為北望、合拍片當道,港產片港味漸澹,昔日風靡東南亞甚至全球的香港軟實力漸成回憶。
香港這個紫砂茶壺內經年積累的茶垢 ── 前中國國家領導人李瑞環回歸前旨在提醒有關人士,治港不易勿自以為是打的一個比喻──在被毫不珍惜地清洗。未來香港模式還能保留多少正面意義,很視乎有多少港人能擺脫鄉愿、短視與犬儒的惡習。
(原文刊於信報,此為增訂版。)
@Baburo Ran 再添補一篇文章,望可解惑
Just Getting By: 毛來由:舊時香港成功,源於敢頂撞宗主國 ──以1940-60年代的香 港 金融經濟史為例
毛來由:舊時香港成功,源於敢頂撞宗主國 ──以1940-60年代的香 港 金融經濟史為例
九七後,北京之所以反對香港有真xx,是害怕香港出現一個「與中央x抗」的特首。另外,近月有些人發起佔x英國駐港總領事館行動,以要求英國支持香 港的民x抗爭,可是此舉卻引起一些「歸英派」網民反對,他們認為英國是香港人的盟友,再者港人現在有求於英國,所以不能以如此對抗的態度對待英國駐港人員。
可是,回顧歷史,戰後香港政府,固然不會對中國卑躬屈膝,但它對於自己的老闆──倫敦,也不會絕對服從(就算對美國,港府也有自己一套的方針,此點 日後另文再談),更經常頂撞倫敦,雖然有時都要屈服於「祖家」的指令下,可是這種敢於抵抗英國指令的態度,卻是戰後香港得以成功的原因之一。本文除特別注 明外,將根據英國的經濟史學者Catherine Schenk的兩份著作──Hong Kong as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1945-65 (New York: Routledge, 2001)一書及』The empire strike Back: Hong Kong and the decline of sterling in the 1960s』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LVII, 3, 2004, pp.551-580) 一文,分別說明1940-60年代港府如何頂住英國財政部(The Treasury)的壓力,不惜動搖英鎊區(Sterling Area)的金融秩序,都要捍衛香港的自由貨幣兌換市場;以及1967年英鎊貶值導致香港的英鎊儲備有所損失後,港府如何與倫敦討價還價,最終爭取到香港 的英鎊儲備價值受到保障。
香港是英鎊區「缺口」,倫敦想堵塞但港府反對
在戰後至1972年,港幣與英鎊掛勾,香港屬「英鎊區」的成員。二次大戰後,英國藉著與英聯邦成員(包括英國屬土丶已獨立的英聯邦國家)組成的「英 鎊區」,限制英鎊的自由兌換。英鎊區成員國與英國之間,貨幣交易及資金流動不受限制,可是對英鎊區外國家,所有成員須與英國採取統一的外匯管制措施。香港 雖然在英鎊區,但卻是英鎊區共同外匯管制體系的缺口(另一個為科威特),這是源於當時香港除了有官定的外匯市場外,同時還有一個自由兌換的外匯市場(以美 元為大宗,但亦可兌換各種歐亞貨幣)。在官定的兌換市場,港元與英鎊掛勾,按此兌換率而換成的外匯,亦只可用作特定用途,而在自由兌換市場,港幣匯價由供 求決定,兌換數額及所作的用途亦不受限制。這樣,香港就成為英鎊區民眾用來規避外匯管制的缺口,英國本土的居民,可以先將英鎊匯至香港的戶口換成港元,然 後再利用香港的自由市場,隨意將之兌換成美金,結果,在1940至50年代,英國財政部多次建議取締香港的外匯自由市場交易,但遭到當時港督葛量洪堅決反對,結果未有成事,當然這除了由於港府反對外,也因為英倫銀行(Bank of England)及英國殖民地部(即港督的直屬上級部門)在權衡有關的政治風險,並評估政策可行性後,反對財政部的建議。
葛量洪總督
(中文維基百科照片)
港府為保自由市場,不顧英鎊區死活既然不能取締香港的自由外匯市場,就只能控制英國居民將資金匯至香港以避開外匯管制。1950年英國政府限制香港與英鎊區其他成員之間的活期戶口往 來,及至1957年,不再容許英國居民從其他英鎊區國家或地區,買入美元及其他外幣證券,以防止他們從香港購入美元證劵,然後出售套現美金。
即使如此,仍有很多英鎊從英國流入香港銀行的戶口,這些非法交易規模越來越大,全因為港府根本從來沒有認真執行有關法令。1966年5月英倫銀行的 M.F. Culhane訪港,發現此等非法交易的規模,比當初估計的更為嚴重,Culhane更在其訪港報告中指出,當時香港財政司郭伯偉(John Cowperthwaite)說(雖然並非很正式地宣稱):
「我寧願讓香港離開英鎊區,也不願放棄自由市場」1
(he would rather leave the sterling area rather than abolish the free market)同時,港督在私下,是大力支持港府盡量不執行英鎊區外匯管制法規2。 最後,因倫敦施壓,港府才設立獨立的外匯管制專員,由英倫銀行借調人手擔任,以有效執行相關法規,可是此時,港府與本地華洋銀行界及商界,早已長期串通以 規避英國要求的外匯管制,單憑一名來自倫敦的專員,已不能改變這種情況。由此可見,在捍衛英鎊區和英鎊一事上,港府對倫敦連最低度的合作也沒有3。但就是因為港府不惜犧牲英國利益而捍衛自由貨幣市場,令香港發展成亞洲以至全球的金融中心,而自由市場吸引資金大量流入,使本地工商業很容易籌集資金,令戰後香港得以急速工業化,同時使第三產業日趨蓬勃。
1955年的中環(中文維基百科照片)
在英鎊貶值後港府對倫敦的討價還價
由於當時香港屬於英鎊區,香港政府的財政儲備,差不多全部都兌換成英鎊,而本地的銀行亦有大量英鎊存款。若英鎊貶值,香港官方儲備及銀行存款都會蒙 受損失,可是二戰後,英鎊持續有貶值壓力,就在1967年11月18日格林威治標準時間(GMT)早上九點半,英鎊區中的馬來西亞丶新加坡丶澳洲及紐西蘭 四國,率先收到英鎊貶值消息,而香港政府要在六小時後,才收到倫敦通知,結果引起港府官員及行政立法兩局議員的強烈不滿。當時,英鎊對美元貶值了約 14%,結果使港府和香港的銀行,合共損失了五千六百萬英鎊(56 million),以當時的幣值及港府財政狀況而言,此損失甚大。
事後,當時的總督戴麟趾向倫敦表達強烈不滿,指出英國沒有盡宗主國的責任保護香港利益,他更聯同財政司郭伯偉,要求倫敦賠償是次貶值為香港所帶來的 損失,並容許港府將儲備貨幣多元化,但遭到英國財政部嚴詞拒絕。一些行政立法兩局議員可見及此,便以辭去兩局議員職位為要脅,迫使倫敦答應港府要求。之 後,英國財政部官員認為,鑒於有行政立法兩局議員威脅辭職,若完全忽視其要求,可能有損英國在香港的統治,即使只從英鎊的穩定來考量,若倫敦寸步不讓,香 港一眾銀行會質疑港府在英鎊再次貶值時,有沒有財力賠償其英鎊存款的匯率損失,結果只會令這些銀行趕快將手中的英鎊兌成美元,對英鎊造成更難應付的衝擊。 最後,雖然倫敦仍堅拒讓港府將儲備貨幣多元化,但決定用一種方法為香港的英鎊儲備提供兌換保證,即是若日後英鎊再次貶值而造成香港損失,英國會賠償,香港 成為英鎊區中第一個取得這種保證的成員,即使是英鎊區的獨立國家,也要在隨後才得到同類保證。郭伯偉退休後回憶,在英鎊貶值的善後安排上,他和其下屬,是 「盲目的愛港者」4。
財政司郭伯偉(中文維基百科照片)
「香港共和國」──戰後香港越來越似一個獨立國家最早自1950年代起,倫敦殖民地部的官員,就為港府起了一個綽號──「香港共和國」(Republic of Hong Kong)5。 雖然當時香港既非獨立國家,又不是由當地民選自治政府負責內務的自治領,但由於香港政府擁有越來越多的自主權,使英屬香港在事實上,越來越似一個獨立國 家,這主要體現在香港財政及對外經貿關係上。1958年,倫敦不再審批港府年度財政預算案,正式確立香港的財政自主權。到了1960年代初,香港政府開始 派遣自己的代表,與各國進行商貿談判。自1960年代中期起,香港開始在世界各國設立自己的經貿代表處。直至九七前夕,香港的外貿談判團,雖然都由英人領 導,但他們通常並非以其祖國──英國的利益為優先,而是將香港利益放在首位,結果有時倫敦與港府代表團之間,猶如兩個貿易對手國家,香港對外商貿的自主, 保障了香港的經濟利益,並使日後中國同意在《中英聯合聲明》中,承諾確保香港在對外經濟關係上的自主權6。
今日香港特區政府駐倫敦的經濟貿易辦事處
(英文版維基百科圖片)1. Catherine R. Schenk, Hong Kong as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 p. 92
2. 顧汝德(Leo. F. Goodstadt)著,馬山等譯,《官商同謀》(香港:天窗出版,2011年),頁120
3. 顧汝德,《官商同謀》,頁120
4. 曾銳生著,陳淑禎等譯,《管治香港》(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07年),頁85
5. Dick Wilson, Hong Kong! Hong Kong!,(London: Unwin Hyman, 1990), p.119。筆者數年前研讀戰後英國殖民地部檔案及一些學術著作時,亦有見過這個稱呼。
6. 曾銳生,《管治香港》,頁108-111;顧汝德,《官商同謀》,頁123-124
只聽說過馬六甲是瓶頸,但從未聽說過香港是瓶頸。
馬六甲暫時不可替代,而香港的可替代者比比皆是。
兩者很大程度都由大陸這二十年的經濟貿易發展帶動。
(附:2005年中國進出口116921.80億¥,2014年進出口264241.77億¥。)
馬六甲的地緣戰略意義,在馬來西亞新港口和泰國運河建成之前,大陸是繞不開的;
香港在大陸越來越開放的整體環境下,作用日益降低。進出口量在上升,但是占的比重在下降。
(2015年上海口岸貨物進出口佔全國27%,超香港)
大陸不開放時,香港因此成為「中國對外的聯繫通道」,大陸開放時,香港自己再自我封鎖於大陸豈不是更作死??
▼▼▼●●●▲▲▲
我覺得跟韓國超過台灣的原因是類似的。
跟發展戰略有關係,還有那種創新創業的熱情沒有了,從大陸獲利太容易了。
另外由於沒有國家的地位,所以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就沒影響,對一些頂級的事情就沒有參與機會【同理你能看到朴槿惠什麼給三星。現代站台。你能想像到誰誰誰帶著台灣企業家然後過去跟別的什麼什麼談經貿嗎?】不可想像。沒有什麼人給他們站台。
還有一個原因我覺得跟我們有關係,中國人把對香港和台灣的興趣轉到了新加坡和韓國是港台衰敗的一個原因。過去明顯我們更青睞自己家的港台,而且港台初始的發展條件比韓國和新加坡好太多了,基本是中國一半的精英都搬到港台才成就了那麼一小片地方的奇蹟。(我聽說新加坡開始起飛是文革時西方對港台比較擔憂所以外資轉移到了新加坡)新加坡和韓國一開始的條件都是比不上港台的。
但是後來為什麼,隨著接觸,我們也有這樣一種外寬內忌,或者外來的和尚好念經這種。換句話說就是韓國新加坡是外國,我們對他們就高看,容忍度也比較高。港台是屬於中國,也是中國人,我們已經越來越平時,甚至有的人還有鄙視他們。我們對港台不高看【我們看穿他們了,看厭他們了】而對韓國和新加坡,我們還抱著那種對外國人,對發達國家,對想爭取到我們這邊所抱有的美好感情和非常寬容的耐心,我們不會對他們要求太多,但是會給他們更多,相對港台來說。
另外韓國和新加坡的領導人能跟美國日本歐盟中國領導人直接見面,對等會談。香港和台灣有哪個人有這種權力?尤其像台灣的,只能去幾個中美洲小國家非。【美日可以對韓國和新加坡提供直接的支持,而如果他們要對港台提供支持或聯繫的話,我們該控告干涉內政了】
另外港台因為有中國這麼大的一個天然的同文同種的市場,掙錢太容易,對自己的估計太樂觀,我覺得肯定是不如韓國和新加坡拼的,所以他們現在是拼不過了。
另外即使是中國要分別給這四個地方輸血,給港台就是穩定他們的經濟的作用,而給新加坡和韓國那就是瓦解美國盟友體系和拉攏美國小弟的作用【你覺得給哪個願意掏更多的利益?】
另外香港不是沒地啊,大片的郊野公園,就是被房地產利益集團綁架了,靠近深圳那邊也有很多平地啊【香港的富豪比新加坡多多了】【台灣也有這個問題,富豪比韓國的多】
港台貧富差距更大,而貧富差距更大的地方的發展就缺乏後勁,大家就活的很勉強得過且過。我覺得這跟中國人有的一些對百姓的壞思維或者有關【像韓國新加坡那種,他不是中國但是了解中國,他就旁觀者清,他能改正一些我們不好的做法。另外美歐什麼也會更提攜他們來平衡中國】而隨著港台跟大陸的如膠似漆,平衡中國的作用是大大減弱,反而美歐傳給港台什麼,他們回頭就有可能傳給我們了,那美歐日應該不樂意吧
我覺得港台的未來,還是跟中國融合,深度的融合,當然一國兩制還是保持。香港完全應該參與到珠三角發展規劃的制定中去,台灣應該名正言順的去跟海西一體化,成為領頭羊。這種在出發,【然後他們應該作為中國的一部分去發揮作用和影響去競爭,而不能作為遊離於中國之外的一個地區,這樣處處都是被邊緣化的】
像那個【中日韓,】10+3天天開,新加坡還有東盟,港台有什麼啊,跟我們就是一種內部協調的關係了,我們考慮他們主要平衡的是省與省的利益了。
香港台灣的國際關係其實是邊緣化的。冷戰的時候你溝通兩邊有點用,這緩和下來了,不需要你了,你現在就是開曼群島那樣的地位。而韓國新加坡這種小國成了大國之間新的溝通的中心【韓國新加坡都跟中國建交晚,而這兩國又是後來才超過港台的,說明他們能超過港台跟得到中國市場有非常大的關係】
總而言之,單打獨鬥的港台就像有點叛逆的孩子,而韓國新加坡是小大人。這種區別,是有很多影視作品用很多故事表現過。
他們的前途不在於就像離家出走的孩子,靠打著我們的名號然後別人看著我們的面子給點吃喝,【而在於就是作為我們的眾多龍子中的一個,代表我們出去,就像加州、紐約代表美國那樣,然後堂堂正正的獲得別人貴賓般的接待】
融合,必須得融合才能1+1+1>3.不融合,絕對小於3.港台應該為中國大陸的崛起做更多的貢獻,才是他們提升自己更上一個台階的機會。【目前的這些合作根本不夠】
想起新加坡每人每年還要攤上1593美元的軍費。唉。。。。
嗯,原答案曾被舉報刪除。然而鄙人的發言,一沒造謠抹黑,二沒人身攻擊,三沒違反基本法,只是用簡單易懂的比喻闡述一個最基本的道理,就這樣也能戳中某些張口民主自由,閉口獨立自決人士的玻璃心,可以,這很HK,也很言論自由,呵呵噠。
原文如下,儘管舉報,大不了友善度不要了————————————————————————
樓上HKer@李嘉銘 這種千錯萬錯歸根結底全是大陸的錯,香港發展道路上遇到的問題全部甩鍋給大陸的邏輯真素666到飛起。
洋洋洒洒複製粘貼了幾篇他人的大作,中心思想無非就一個,只要HK主權獨立徹底擺脫中央的影響,貴港面臨的一系列問題都能迎刃而解。所以麻煩唯心論的港人告訴我,受中央影響頗深,政府自治度和選擇權都遠不如香港的上海、深圳又是如何快速崛起的?
我也不學你複製黏貼,只和你說一個最簡單的道理。未實行改革開放前的大陸和世界經濟之間就是一堵牆,香港(同理台灣)就是為數不多的出水口,自然躺著賺錢都能笑醒。後來大陸改革開放把牆拆了,水位低了甚至沒水了,你不著急找水卻急著抗議拆牆,你不死誰死?個人認為 其他回答,面積、民主、回歸都沒答到點子上。坡國,HK哪一個都不民主。
首先要看看兩地怎麼發達的?
香港是靠大陸當年封鎖,做二道販子發的。
新加坡是給東南亞政客,富商甚至走私販毒梟洗錢發的。
總結起來,兩地都是在一個相對不法治不民主不開放不健全的區域經濟體中,唯一相對法治,制度健全,經濟自由的經濟體。
所以,就相當於兩個鐵屋子唯一的窗口。服務於其腹地。
大陸體量是比東南亞大得多的。而且當年大陸封閉的厲害,基本大部分金融貨物流動都要通過香港。所以香港比新加坡牛逼。
然後,不管是回歸還是不回歸。大陸逐漸開放,不可否認法治等制度也相對越來越完善。總之,大陸直接面向世界,不需要香港這個二道販子了。當然香港歇菜了。而且越來越歇菜。這不,新聞聯播天天上海自貿區,分分鐘放棄香港了。題外話,某些香港同胞覺得大陸人都是蝗蟲,香港發達不需要大陸,我真是呵呵呵。
而東南亞,還是那老樣子。
所以,坡國必然超越香港,而且以後也會繼續碾壓之勢。
香港和新加坡扮演的角色不同,
香港是溝通中國和西方的橋樑,曾經是中國進出口的最重要的口岸,也是外資進出中國的最重要的窗口。但是隨著中國開放程度的加大,中國和西方直接交流越來越容易,中間人存在的意義便越來越小。
新加坡是服務整個東南亞的金融中心、航運中心、商業中心以及仲裁中心,它構築的是為東南亞(在某些領域是為整個亞洲)服務的平台。自然,東南亞的發展,為新加坡帶來的是機會多於挑戰。
香港本來有很好的機會可以轉型,但是97之後將近20年過去了,香港的經濟結構仍然沒有太大的改變,有優勢的行業還是那麼幾個,且每個行業的優勢都在下降。
比如:
(1) 航運業,處理貨物的量從2004年之前的世界第一下跌到2015年的世界第四,未來還會下跌;
(2) 旅遊業零售業,沒有去查數據,但是根據這兩年在香港街頭及關口的觀察來看,2015年的人流量明顯低於2014年,且在香港社會對內地人維持敵意的社會環境下,這兩個行業的下降趨勢只會繼續下去;
(3) 金融業,雖然國人常常講上海和深圳對香港的威脅,但是目前來看,這兩個城市取代香港的可能性還是非常非常小的,原因是金融業對法制的高要求,而內地法制情況相信大多數人心裡還是有數的。香港真正的威脅是新加坡。
(4) 房地產,這是經濟產值最大的部分,但是沒有一個國際商業中心是靠房地產撐起來的,而房地產價格的過高,恰恰是扼殺經濟活力的殺手。
根據一些媒體報道和我的一位老師以及一位在香港立法會工作過的朋友的信息來看,這20年來,香港社會:
1. 社會割裂越來越嚴重,目前香港政界分為兩大派:建制派和泛民主派,而民眾中也有相當數量的親大陸派和反大陸派,這兩派從最初的對事的觀點不一致發展到現在的對人不對事。一個例子就是近兩年來,凡是建制派提出的方案,泛民幾乎都是反對。這種社會割裂沒有緩解的跡象,未來幾年內恐怕也沒有緩解的可能。
2. 年輕人中反大陸的傾向更加嚴重,更加極端,且部分人的思想已經發展為:「凡是大陸的,就是不好的;凡是和大陸相關的,則所有不好的事都是大陸人造成的」。
3. 年輕人創新、冒險的精神的退化。老一輩香港人,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敢於到中國的任何一個角落去追逐商業機會,而新一代的香港人,卻深深地認為內地是不安全的,害怕去內地工作--連我的一位朋友,算是香港年輕人中最親大陸的一類人,都如此認為。要知道,他們的父輩在內地各個角落闖蕩時,那時候的內地,治安和法制要遠遠落後於二十年後的今天。
這些趨勢,目前看來,在未來的幾年內沒有緩解的可能性。
香港飛速發展時期,大眾關心的重點多是商業機會;
現在,在香港,特別是年輕人的圈子裡,每天的討論重點都包含政治衝突和反大陸。
上的mba第一堂課,教授舉了一大堆時事,說明了一個道理。在一個國度開公司,做生意,最重要的是看一個地方的institutions ,什麼意思呢?就是看法律法規,看既有得利者的規則。香港和新加坡兩個地方,有這麼個差距,跟每個地方的遊戲規則不一樣有關吧
新加坡是全球富豪移民熱門地區啊。
中國N多明星富豪,前段FACEBOOK合伙人都有移民到新加坡,反觀香港李嘉誠資產都在往歐洲轉移。
新加坡最近有太多高凈值人群轉入,不可否認他們價值確實大。
當然歸根到底還是制度和市場的原因,高凈值人群需要保持獨立並且希望財產安全保值增值。
現在的香港,你懂的。
不是很贊同把所有的原因都歸結在新加坡的地理位置上。沒錯,馬六甲確實是戰略要地,但為何是新加坡而不是沿線的其他港口?這就要和新加坡的獨特性有關了。我看來大概有以下幾點:
1.與西方世界關係:香港97年前是英國殖民地,這不用說,西方資本放心自由的在香港投資流通。之後的回歸使得一部分西方人持觀望態度,雖然現在漸漸恢復了但總還比不上當年。新加坡雖然是獨立國家,但是自身強調與西方世界的聯繫,比如將萊福士尊為新加坡的建立者(實際上新加坡的歷史要長得多),表面為中立國家實際上還是站隊的。這點從吸引西方資本上來說是優勢。
2.政治穩定:新加坡長期由人民行動黨(PAP)執政,政策有前瞻和連貫性。香港相對自由,集會什麼的很多,人民對於政策左右程度更多,這點在新加坡是不可能的,新加坡直到前幾年才圈了一小塊地來讓人集會遊行,控制很多。所以說新加坡的經濟政策執行力和連貫度都會好一些,相反的香港的文化產業就會發達很多。
3.東盟:東盟現在是很重要的一個經濟體和市場,新加坡目前可以說是作為東盟的經濟和金融中心了,世界上大國大都搶著想要和東盟做生意和簽自貿協議(中日韓,印度,美國等)。如此,就很難繞過新加坡。香港是以大陸為腹地,有一定優勢,但是總體來說不如新加坡。
4.人口政策:有人說了
政府更加清廉,監管更加嚴格,創造了更好的商業規則和氛圍。
推薦閱讀: